为进一步总结我校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经验,提前谋划、部署2026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与立项成功率,9月24日下午,科技处在图书馆205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由生命工程学院王义婧老师做分享报告,全校各学院共128位教师踊跃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陶林主持。
王义婧老师首先从设立背景、资助范围、评审程序、评议指标、通过规则等多个维度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行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介绍,让参会老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王义婧老师详细剖析了申报书各部分的撰写要点。她回顾申报历程,结合自身成功申报的经历,提到了前期经验积累和项目名称辨识度的重要性。她认为,项目选题应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项目指南,结合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积累,选择新颖、引人注目的项目名称;突出重点,紧紧围绕研究目标,集中解决科学问题来撰写项目的研究内容。
王义婧老师还着重说明了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部分尤为关键,必须提炼、阐明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应在申报书中充分体现课题的前期探索成果,并清晰展示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王义婧老师特别提醒,在申报过程中务必注重格式规范、反复修改与文字润色等细节处理。在申报书撰写完成后请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帮助修改,集思广益。 要逐字、逐句、逐段、逐项修改,注重格式和错别字等问题。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申报工作,认真把握每一次申报机会,力争成功。
本次经验分享会通过立项教师的经验为其他想申报项目的老师们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申报策略。老师们对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更充足的信心,科技处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部级项目申报培育指导,助力教师提升科研能力与申报水平,为2026年项目申报奠定坚实基础,争取在2026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中取得新突破。



